从克什克腾旗府经棚镇沿国道G、G16向西约90公里,穿行在一片广袤无际的草原上,这就是总面积达万亩、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贡格尔大草原,在这片草原的腹地,静卧着内蒙古第二大湖达里诺尔(又称达里湖)。达里诺尔分为北岸和南岸两个景区,当到达北岸景区入口时,工作人员好心告知,北岸主要以观丹顶鹤、天鹅、大雁等候鸟为主,由于季节因素,这个时节禽鸟大多离去,需得5月或10月方能目睹万鸟齐飞的壮观场景,因此建议我们去南岸景区赏玩。从北岸景区驱车至南岸,大约20多公里,乘景区观光车直抵南岸制高点——海拔米的曼陀山山顶,曼陀山山势陡峻,突兀于贡格尔草原与达里湖之间,登顶后可纵览达里湖全貌以及远眺贡格尔大草原。曼陀山闻名遐迩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当年蒙古乃颜部落反叛,元世祖忽必烈御驾亲征驻扎于此时曾得佛祖现身指点故得名。“曼陀”寓意神仙居住的地方。站在山顶,惠风和畅、衣袂飘飘,极目四望,天高云垂、湖野茫茫!既有凭栏把酒临风、直抒胸臆之畅美,又有我欲乘风归去、清飙矫云之浪漫。和风徐徐,达湖淼淼,俯仰之间,静观天地轮回之妙!达里湖总面积平方公里,古时候称为“鱼儿泺”、“答儿海子”,蒙古语意为“像大海一样的湖”。由于它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堰塞湖,PH值高达9.7,属半咸苏打水质,加之碳酸钙镁含量高,因此从高处望去,整个湖面竟然呈现出一种牛奶般滑腻的奶油色,美得几近失真,美得让人惊叹!来此之前内蒙的朋友便告知我们,达里湖是克什克腾必游之地,达里湖最美的时候是风平浪静、白云簇拥之时。庆幸如我等,当无人机飞至达里湖上空,巨大的湖面波平如镜,天光云影映投水面,一弯月牙似的小岛横卧湖中,疏朗碧秀的蓝天,与清澈纯净的湖水浑然一体,如梦似幻,恍惚迷离,称之为天空之镜毫不为过。此刻画面完全进入一个清新唯美的意境:湖心有一锥形岛屿,与旁边的新月小岛一纵一横相映成趣。而锥型岛则如同一个蛋卷冰淇淋的杯筒正欲去接纳天边那朵朵白云幻化成的奶油冰淇淋。这种油而不腻、清爽亮丽的高原湖泊景象真真还是第一次见到。细看锥形岛,岛的外围分别由沙滩、草地形成狭长的包围圈,锥头上部有一不规则葫芦形的潟湖,下端有一椭圆形沙地,里面竟然密密麻麻挤满了各种水鸟。达里湖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虽然不在当季,但从这个鸟岛的现状就可以想象候鸟们飞临是多么壮观的景象,达里湖无疑是鸟类栖息的天堂!达里湖周长百余公里,由于湖水补给量不及蒸发量,达里湖的面积呈逐年下降的态势,湖水的水质碱性愈来愈强,循着湖岸线飞去,近岸的浅滩有环环圈圈的钙化池,湖水消退的沙滩上,还可目睹远看似白色的浪花拍岸,近看方知是一道明显的白色盐碱带。而这也使得达里湖中仅有两种鱼类生存于此——《舌尖上的中国2秘境》中介绍的瓦氏雅罗鱼(华子鱼)和鲫鱼。野生咸水华子鱼这一来自达里湖秘境的珍馐美味,最初只因康熙大帝的一句“吃了这里的鱼,朕再也不想天下其它鱼了”而名闻天下。如今,它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煎炸、烧炖、蒸煮均可。华子鱼无论怎样烹制,均能保持独特的口感与味道,肉质紧实,鲜美微咸,让人一食难忘,故尔成为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宴请宾客的上等名菜。碧海银滩是达里湖南岸景区新开辟的一处景点。作为自然保护区核心的达里湖,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选择了以保护环境为重。湖中新增的快艇和游船项目,只能向西边的湖面行驶,不得以任何方式接近鸟岛和鸟类栖息地,现场我们看到一些摄影爱好者无论怎样哀求都被工作人员严词拒绝,为尽责的工作人员点赞。伫立湖岸,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淡绿、浅蓝、灰蓝、宝蓝以及深邃如墨一般的蔚蓝,这些渐次过渡的蓝,蓝得盈润,蓝得透澈,蓝得摄魂,似乎包含了天地间所有的蓝。阳光绚烂,白云游动,浩渺无边的湖面在清风中漾起毂纹,波光粼粼,舟艇轻晃,透着一种热带海滨的神奇韵味。滨湖南临绵延千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沙地边沿是一片碧绿的灌木丛和疏林草场,成群的牛儿悠闲地啃食着肥美的青草,这些牛儿们非常聪明,吃饱草料便踱步湖边饮水,顺带舔食岸边的盐分满足自身对矿物质分解的需要。高原的天犹如孩儿脸,黄昏来临,朵朵白云倏儿变身为黑云压顶,阴沉沉的天打消了我们对达里湖日落的期待,回到北岸住宿点,再度放飞无人机,压抑已是瞬间渲染湖面,通透的碧蓝开始显得深沉起来,似乎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倦鸟归巢,船儿回港。滚滚而来的乌云群殴般的将太阳公公逼得且战且退,留下数道依依不舍的光柱迸散余晖。湖面在光影的映照下变成一种碧色盈动、霞影魅惑的魔幻影调。而我们亦在一天之内,领略了达里湖在清新明快、浓淡晕染和风云变幻、瞬息万变之间的奇妙转换。夕阳不屈不挠地同乌云战斗着,在最后时刻奋力撕开一道口子,神圣庄严地将万道霞光布施在最为醒目的砧子山上,这座孤零零、状如打铁砧子的平顶山,方圆几百公里都能看到它,据说它曾是达里湖中一处岛屿,而今沧海桑田,区区数几百年,就山海相隔再难团圆。达里湖,或许今生无法用生命垂怜你的回眸。光阴淡了,时光远了,只想轻轻道一句,何时再见?